《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解读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解读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深化体育事业改革。

   《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强,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

   《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明确了六方面任务。一是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动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二是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企业做强做精,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挖掘体育产业潜力,培育消费热点。四是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康体结合,支持金融、地产、交通、信息等企业开发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五是丰富市场供给,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六是营造健身氛围,倡导健康生活,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支持举措。一是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群众健身。三是完善税费价格调整,在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水电气热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四是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加强社区群众健身设施配建和改造,落实体育设施用地政策。五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六是完善无形资产开发保护和创新驱动政策,加强体育品牌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七是优化市场化境,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放宽转播权限制,完善安保服务标准。

   《意见》要求,各地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加强督察落实。

   《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

   《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

   《意见》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深入。在继续强调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进职业体育改革等任务之外,还增加了“丰富市场供给、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等新要求,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的目标。

   在具体举措方面,出现了“在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水电气热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以及“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加强社区群众健身设施配建和改造、落实体育设施用地政策”“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等新精神和新提法。

   《意见》还对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以及冰雪运动给予特别关注,并将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列入“重点任务”,由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共同负责。经过多年的积弱不振之后,中国足球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前景令人关注和期待。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